在上周,笔者还谈过,普洱茶将再次崛起的观点。
本周的话题,笔者将围绕普洱茶基金式运作而展开。
谈到普洱茶,茶人必定会谈到“干仓”、“湿仓”问题。
其实,由于普洱茶是后发酵茶,别的茶出厂的时候,是生产结束的时候,而普洱茶出厂的过程,仅仅是产品生产二次开始的时候。这个二次开始,指的就是普洱茶的后发酵。谈到普洱茶的后发酵,经常有人问笔者:
最适合普洱茶发酵的地方在哪里?
云南?北京?上海?
都错了,是马来西亚。
马来西亚因位于赤道附近,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,无明显的四季之分,一年之中的温差变化极小,平均温度在26—30℃之间、全年雨量充沛,10—12月是雨季。由于马来西亚有「高温度、高湿度、高负离子」等三高特色,是普洱茶最适合的储藏地。
笔者预言:马来西亚,将成为普洱茶海外最大的集散中心。
一方面,马来西亚的气候非常适合普洱茶的后发酵;另外一方面,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,跟中国云南有区位优势。
农产品金融化,在中国是个趋势,君不见,“玉米疯”、“蒜你狠” “豆你玩” “姜你军”已经成了网络间流行的时尚语。
普洱茶,从属性上,隶属农产品,在可以预见的未来,“普洱茶”成为“普涨茶”,也是必然现象。
普洱茶除了具有传统农产品所具有的特点外,还具有传统农产品所不具有的特点:越储存,越增值。
这个特点就决定了,别的农产品的金融化,或许会昙花一现,会成为短线产品,而普洱茶,可能会成为茶叶金融化的长线产品。或许,在此刻,已经有有心人在筹划普洱茶的金融化了。
其实,这个行业已经有先行者了:
2007年10月,【普洱茶大马仓基金】由马来西亚上市公司海鸥集团与KSC公司共同创设,经该马来西亚证券监督委员会批准,预计马币5000万,也就是人民币1亿元左右。基金的门槛不低,最低投资额10万马币(约人民币22万元),且只公开发行给50名符合条件的投资者,投资期限三年,由海鸥集团负责执行普洱茶的采购、存储和销售事宜。而且海鸥集团还表示,海鸥集团且表示,若三年投资契约届满后的市场价格未达预期,将按原价购回普洱茶,以加强投资者的变现能力及投资信心。
其实,这个对海鸥集团而言,是个稳赚不赔的生意。
稳赚表现在:
(1) 海鸥集团执行普洱茶的采购,采购的“水分”有多大?正常采购价100元的普洱茶,他可能50元就可以采购来,有规模效应嘛,这50元的利差,就自然成为海鸥的利润了;
(2) 普洱茶在马来西亚储藏,怎么可能不升值?就算不考虑规模效应50元利差,就算100元采购,在大马仓保管3年,升值到300元也没有问题;
(3) 至于销售,良好品质的大马仓茶、具有成本优势的大马仓茶,这些销售优势暂且不谈,不要忘记,每个投资者都是最好的销售员!
不赔表现在:
海鸥集团承诺:投资3年后,若投资者不满意,海鸥集团负责原价购回普洱茶!
呵呵,3年后,原价购回普洱茶,不就等于海鸥集团拿到了3年的无息借款吗?按照年息10%计算,等于稳赚33%的利息!
总结如下:
投资者3年到期,拿走茶叶,基金运作方至少赚100%,投资者3年到期,原价拿回投资金,基金运作方至少赚33% !
说到这来,读者你,心里有没有跃跃一试的想运作普洱茶基金了呢?反正笔者自己都有心运作了。笔者从事产品快建项目多日,如此的稳健、无风险、高回报的项目,真的不多。有心的你,可以与我多交流,笔者邮箱:robert@zonyon.com.cn QQ:20900977 可以一起探讨农产品金融化、普洱茶金融化的商业机会。